当下,综艺市场进入明星消费疲软期,一方面是受到广电总局“全明星限令”的影响,全明星综艺退出黄金档;另一方面,娱乐节目火爆期过后,观众对荧屏内容的诉求开始趋向多元化、内涵化,浅层次的娱乐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,国内综艺也开始由“有趣”向“有趣并有意义”转型。

继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、《见字如面》、《朗读者》等文化类节目受捧之后,今年暑期档,泛科技类综艺节目异军突起,《未来架构师》《加油!向未来2》《我是未来》《极客智造》等节目让人眼前一亮并且取得不俗成绩,一场关于科技与未来的畅想正在发声,而“人工智能”、“引力波”、“蓝色闪电”、“无人机”等科技语汇经过大众电视的传播正在走近国民视野。

2017暑期档科技类综艺

在泛科技类综艺真正大爆发之前,第一 次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的江苏卫视《最强大脑》,已经成功制作了四季。

节目让素人脑力达人作为展示载体,成为当时现象级综艺中的一个“另类”。除了竞赛类型之外,泛科技类综艺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?先来看看暑期的四档泛科技综艺:

CCTV-1《加油向未来2》

两大年龄阵营 增强对抗戏剧性

去年暑期的黑马综艺,今年暑期再次凯旋归来。第一季8.9的豆瓣高分,让以科普为主题的《加油!向未来》成为孩子和家长的心头爱。

来源于荷兰模式《The Eureka Moment》的《加油!向未来》,也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。不变的是节目对于科学的通俗化解读,无论是第一季中的“人类打哈欠会传染给狗吗?”,还是第二季首期节目中关于人的平衡、魔术贴的粘性等问题的探究,可以发现节目都是将科学移植到了生活中,从而传递着科学原理。

《加油!向未来2》把答题选手分为18岁以上的加油队和18岁以下的未来队,少年和成年的对抗自然成为了节目的主题,两队之间的故事框架也就因为一个赛制的设定而自然产生。

湖南卫视《我是未来》

让科学家成为秀的主角

《我是未来》定位大型原创科技秀节目,节目每期邀请两位全球顶级科学家来到节目现场,由主持人带领4位未来体验官和现场500位观众,通过三轮卡牌对决,体验两位科学家的酷炫科技成果,最后由两位科学家分别进行与科技有关的主题演讲,共同探讨人类美好的未来。

收视数据显示,《我是未来》第一期全国网收视率破1,位列省级卫视同时段首位,在竞争激烈的周日档杀出重围,成为暑期档当之无愧的黑马。

CCTV-2《未来架构师》

互动演讲 让“赛先生”深入人心

《未来架构师》定位于大型探索互动演讲节目,节目组力邀科学家作为嘉宾,分别讲述自己对未来世界发展的看法,通过演讲者自身的情感故事将冰冷的科技升华,在观点碰撞中产生对未来的探索与思考。

以科技类演讲为核心的《未来架构师》最重要的元素莫过于演讲的人。据节目组透露,目前节目嘉宾名单包括尤瓦尔•赫拉利,卡拉比猜想证明者丘成桐,神经科学家鲁白,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主要设计者吴军,“优客工场”的创始人毛大庆等科技界、知识界、创新界知名人士。

另外还有先锋青年组成的观察团,弹幕发问,大咖与菁英现场博弈,在观点碰撞中尽显精彩的人生,引发全新打开生活的方式。

 深圳卫视《极客智造》

让科技大开脑洞 混搭喜剧元素

在演讲、展示、竞赛类型之外,泛科技类综艺还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达?日前,深圳卫视推出的《极客智造》则让科普与喜剧碰撞。为了使“高冷”的科技被大众所接受,《极客智造》开创以科技为内核,喜剧为载体的综艺模式,让科技变得“接地气”。

每期节目将通过一系列历史沿革故事的串联,演绎科技创新进程中的重要事件,如统一度量衡、滤水囊的出现、灯泡的发明等,呈现不同时代下的科学知识和科技产品。且在节目中加入脑洞大开的情节设置及有趣搞笑的台词,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创新性演绎。

现场实景搭建60个场景,在尊重历史事实及历史人物的前提下,加入脑洞大开的情节及有趣搞笑的台词,通过喜剧这一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传递知识。


科技元素如何更好的在综艺节目中应用


纵观国内科技类节目,笔者认为总体还是比较乐观的。一方面有政策的支持。另一方面科技大势所趋,是一个开发空间比较大的节目方向,电视化的呈现也具有视觉冲击。还有最重要的是打破了年龄、文化的限制,寓教于乐。尽管娱乐化有助于消除观众对科学电视节目的刻板印象,更符合年轻人崇尚娱乐的心理,但是综艺性与科学性良好兼容,是电视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。那么科技元素如何更好的在综艺节目中应用呢?

>>让科技不再高冷  融合综艺生出温度

只有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,才能善用科技,从而实现“科技将让生活更美好”的理念。更重要的是,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,激发青少年一代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,才能更好地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。

泛科技类综艺,要摆脱传统的综艺说教的模式,可以通过如《未来架构师》中演讲者自身的情感故事将冰冷的科技升华;亦可以通过像《极客智造》那样喜剧演绎的方式,用科技的力量让观众笑起来;还可以在《加油向未来》那样的观点的碰撞中,提升观众的参与感……总之,就是要让科技生出升温。

>>挖掘天才人情味  拉近科学与人的距离

科学与科学家总是总是有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,仿佛离普通观众很遥远。然而科学家自身并不是一直严肃与高冷的人群,而是一个个有个性、有人情味的个体。在节目的情节设置上,可以让科学家表露真实的性格或者通过一些小缺点,拉近与观众的距离。

例如《我是未来》中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,与他“学院派”的头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宋院长年轻出挑的外表,霸道总裁的气质。他带着智能萌物“Xpider”一出场,就萌化全场,连未来体验官沈梦辰也被他们迷得七荤八素,临场“叛变”,被拉拢到“敌队”帮忙表演。观众和粉丝更是连赠爱称:“长腿叔叔”、“微笑杀手”“科技界的赵又廷”、“霸道总裁本人”、“老干部”、“院长大大”数不胜数。

相比工具型科技应用,节目要更注重科技的人情味和艺术感。

>>打破年龄知沟  全民参与寓教于乐

电视媒体打造科技类节目,体现的是主流平台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,但太过垂直、严肃的科技节目往往在受众群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。所以想要寓教于乐,科学知识的普及必须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普及。娱乐化的外衣加上科技内核,将“有意思”与“有意义”相结合,不仅能击中青少年、科技迷的内心,同时,一大批科学界的“男神”也将吸引众多女性受众的目光。此外,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也将参与到观众中去。

>>回归自然探索   满足最初的好奇心

在对自然现象的各种猜测时,往往产生了很多伟大的发现与创意。

好奇心也往往能够促使孩子对某种事物、某项活动产生求知的欲望,这也探求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最原始的“动力”,从而在这种“动力”、驱动下,去探究、去发现、去思考,使他们最终茁壮成长。然而在成长过程中,好奇心会被现实的阻碍一点点磨灭。

泛科技类节目要让大家正确对待自己的好奇心,鼓励与发展大家的好奇心,并且给一些有趣的现象做了合理的解释,满足观众最初的好奇心,才可以持续吸引流量与眼球。

《加油!向未来》的主创团队做这档节目的初衷之一就是,提升人们尤其是让孩子对科学重新燃起好奇心,想去探索科学。

>>把握内容为王  内容>节目形式

充满科技感的舞台、美轮美奂的灯光虽然一开始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,但是为了长久的抓住观众,“内容为王”永远时不变的主题。不断的惊喜、不断的创新、不断的颠覆才能让节目常新长青。

对于泛科技类节目的创新,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:第一是挑选出色的嘉宾和选手;第二是给经典实验进行衍生的创意;第三,是加入最新的时事或是喜剧的元素,提高节目的可看性第四是当然是拥有疯狂想法的团队。

令人瞠目结舌的科技展示、深入浅出的科普演讲、幽默轻松的创意展示……让综艺变得高科技,让高科技变得接地气,让内容变得有意义!

写在最后

普及科学知识、弘扬科学精神的泛科技类综艺,从目前来看,青少年群体、高知人士对其偏爱有加,其总体呈现出一股比文化综艺更趋“高冷”的态势。随着泛科技节目有着“去娱乐化”的教育意义,又要政策扶持,已然形成蓝海,但各方目光聚焦同一个主题也可能会使观众陷入疲劳,综艺市场陷入盲目跟风、内容同质化的顽疾。

文章出处于微信公众号:媒介360(imedia360)